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坚定的信仰――学习张顺江教授的新作《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简启华 周毕文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是济世安民的良策,是中国达于和平掘起、繁荣昌盛的指针,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它让人们看到了前途与希望,必将成为人们坚定的信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 大学之道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学说的发展,是具有原创性的新观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它的完备形式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义,我们称之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实质上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前提。这个研究的前提就是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可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来研究,人要发挥人的作用,不断进行原创与创新,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使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和谐、稳定、与万物共存共荣、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全书主要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2007年3月,张顺江教授又一著作《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中国决策科学的最新成果。全书分为8卷,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卷 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深通“易理”,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实事求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战略指导思想。
第二卷 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
全局的观点、集体主义的观念,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是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与信念。
第三卷 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发展过程
改革是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实际运动,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发展过程。
第四卷 开放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发展动力
开放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发展动力,开放是系统动力的源泉。
第五卷 中国发展战略战略发展的价值取向
精神文明建设统帅物质文明建设是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表现,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六卷 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发展标志
推动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发展的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全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
第七卷 中国发展战略战略发展的前导
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培养新人,社会大化,创制的先导,是中国发展战略发展的前导。
第八卷 中国发展战略的八大战略原则
实现中国发展战略决策,即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对策。

张教授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坚持它的“宝贵方法”――对立统一律;弘扬民族文化就是弘扬它的合理内核――“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坚持马克思义基本原理与弘扬民族文化是一回事。坚持、弘扬这一观念,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市场经济向全球化的发展形势,进行上下求索,就是原创与创新的理论研究。这些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理论研究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对当代问题的分析、归纳、研究、深思熟虑,张教授认识到,当代世界所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这部书定名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理论研究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时应用,理论的建树就得从现实开始,因为哲学的开端,理论的源头就在现实的面前。否则,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空谈。另一方面,理论的建树从现实开始可以使理论研究显得活泼生动,贴近实际。
究竟是什么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理论思考呢?是当代世界发展的现实向人们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势力提出了挑战。
张教授认为,对中国来说,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首先遇到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思维观念创新、创造创新的思维程序。
第二,在多年单一计划经济的实践下,一下子转向商品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对“商品的本质”、“商品市场经济”的认知在观念上要进行创新。
第三,多年倡导的单一体力劳动价值创造论在人们心中深深扎了根的情况下,面对现代知识经济和智力劳动上升为主要地位,要求人们对“劳动”的观念要创新。
第四,在服务业上升为主要产业,精神生产资料越来越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对生产资料占有的观念要更新。
第五,面对商品市场经济在全球的迅速推进与全球化的发展,对“资本”与“资本运作专家”的认知在观念上要进行创新。
这些问题看似是中国的问题,实质上也是西方世界遇到的未解决的难题。如在1974一1975年的西方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陷入重重矛盾的境地。这样,迫使西方又乞灵于新自由主义,哈耶克的“自发的扩展的秩序”又成了西方的信条,主张全球自由化(自发化),反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结果使南北两极分化更大,穷国更穷,引发了国家层面的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斗争。恐怖行为已搅得世界不得安宁,连顶级大国美国也不能幸免。人们需要清醒的思考,问题出在何处,对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创新。
所有这些创新无不与人的思维观念的创新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联系在一起。张教授把思维观念的创新称之为“原创”,把在正确的思维观念指导下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观念称之为“创新”。不管是“原创”还是“创新”,它们都是人的创造,而人的本质是他的“决策能力”。是行动之前先思考,是想好了再干。《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实质上就是对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

战略思考要从研究“大学之道” 开始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实质上是对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它与大学之道有什么关系呢?与论真正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张教授指出:面对当今世界这个巨大的系统知道或者说发现它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原创”,发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是“创新”。正如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是“创造”,解决问题是作业。
对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人们首先应思考的是,什么是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结果东欧倒台、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改革;而作为垂死的资本主义,却不但垂而没死,其社会、经济还有了很大的发展。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世界的老大,手举大棒指挥世界,却在9·11事件中受恐怖组织袭击。当它举起反恐的旗号进攻伊拉克,占领了伊拉克,恐怖行动却不但没有消灭反而不断出现,搅得世界不得安宁。和平与发展成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人们在心灵上产生了不满与困惑。对这种不满与困惑,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抽象、提升为问题就是“原创”。
面对不满与困惑抽象不出问题,看不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发现不了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如果连出现了什么问题都不知道,则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更不清楚,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也就无从谈起了。因为在这里,“思考”指的是对不满与困惑的思考,对问题的思考,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即对策的思考。
经过对不满与困惑的研究分析得知,原因是人世系统的“大脑”出了问题。表现在指挥人世系统行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决策出了问题。指导思想和决策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是因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没有透过不满与困惑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为什么指导思想没能制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呢?是因为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不可能把握人世系统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犯了形而上学与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具有指导思想的那个“大脑”的“人”没有“学习”好。
因为人世间的事儿都是人想好了才干的,在非科学发展观的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制定出非科学的决策,怎么能不受到规律的惩罚呢?因此,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就和“人”的“学习”联系了起来。
人类作为一个巨系统,凭借它自身的知性,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把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规律的本领,并应用这些规律不断地进行发明和创造,才能使人类社会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社会才表现为不断的进步。这一过程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是必然要运动、变化、发展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表现不管是善还是恶,不管是美还是丑,它都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顺其者昌,逆其者亡。这一必然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的质的规定就是“道”(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一规律――“道”的作用下,作为“人”,人世系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这一过程留下的“剩余模式”就是当今的世界。这一必然的发展过程,对人类自身来说就是“大学”。
正是通过这一过程,使人类从蒙昧人过渡到文明人,从文明人过渡到自由的人。这说明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这一过程难道不可以称为是人类的学习过程吗?这一学习过程的社会表现就是人类的进步。探索、研究这一学习过程的必然发展规律的科学就称之为“大学之道”。可见,“大学之道”就是探索和寻求人类社会必然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就是人类发展战略研究,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
分析研究到这里自然地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之所以出现问题,关键是没有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没有“学习”好,没有从理性上体认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社会的异己力量还驾驭着人们,而不是为人们所驾驭。这就是我们在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的标题下研究“大学之道”的含义。

??? “大学”是人类系统必然发展的过程,是从人类自身状态考察人类系统运动、变化与发展过程所做出的本质表述。为什么将这一必然发展过程称之为“大学”呢?
第一,大学概念的提出首先蕴涵着我们研究对象的确立。这个研究对象就是“人类实践”,即人类社会与它生存的客观环境构成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张教授把它简称为元(人-客)
第二,研究对象既然是人类实践,就人类来说它包含了人类的全体,而“大”的涵义正是“其大无外”;而影响人类的环境――客观世界亦是宇宙的整体,也是“其大无外”。所以,这个学习过程自然地称之为“大学”。
第三,人类实践理念元(人-客)是必然要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这一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从主观方面去考察就是人类系统的理论实践和行为实践。这个理论实践和行为实践直至今日留下来的剩余模式就是当今的人类社会。
第四,对这一剩余模式从人的主观精神去考察,就是在人类系统实践中,人类凭借它自己的本质――知性,体认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从而显现出人类系统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结果。这一不断地通过人类实践自觉、不自觉地体认和把握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过程就是人类的系统学习过程。其社会表现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五,人类社会系统通过人类实践的这个学习过程,显然应称之为“大学”。对人世系统的研究就是对人类实践理念元(人-客)的研究,就是对人类实践理念元(人-客)自身运动、变化与发展过程的表述。这一表述由于是对元(人-客)自身运动、变化与发展过程的表述,如果元(人-客)不假,对它自身的表述必真。这个表述就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简称“大学之道”。
第六,大学既然是人类系统实践过程,人类系统显然是由个体的人组成,因此,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就可以取两个角度:个体人的角度和整体“人”――系统的角度,分别称为个体学习与系统学习。从个人的角度进行研究,称为个体学习。实际上是对个人成才与成功之路的规律的研究。从集体的、国家的、民族的、人类的角度去进行研究,我们称之为治世之道。它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
“大学”是人类实践。从人世系统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探索人类实践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就是“大学之道”。这样,张教授把“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大学之道”联系了起来,从而体认到,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社会系统的“系统学习”,就是“大学之道”。从而认识到当代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好,“头脑”出了问题,在教条主义的束缚下,没有坚持“只有用变异度才能消灭变异度”这一为控制论证明了的一条对系统实施有效控制的原理,没有进行原创与创新,犯了决策错误,即没有把握“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的分析与演绎

论大学之道是对“大学之道”这个概念进行研究和开发,是对这个具有学科开端意味的“元概念”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明确它的内涵和本质的规定性,也就为寻求和探索“大学之道”的规律建立起了理论前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建立了逻辑的开端。而“大学之道”的概念体系即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只不过是这个既定的前提,结合当代发展的现实进行逻辑分析和演绎的结果。这一分析和演绎的过程,就是从理性上体认“大学之道”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表述就是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
人世、社会是由人组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就构成人类发展的历史。在这一人类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凭借知性,同样是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地在读“两本书”: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而发展到现在留下的剩余模式就是当今的世界。当今的世界作为人类的全体,它的实践过程就是人类的学习过程,我们称之为“系统学习”过程。对“个体学习”与“系统学习”这两个过程进行理性的分析、概括与研究,找到它们的共性,就是“大学之道”,亦称人世问题的战略思考。
“论大学之道”所给出的内涵,就是主观与客观构成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元(人-客)。正是它构成了“大学之道”的开端,正是它构成了“大学之道”最基本的科学结构,即分析与逻辑演绎的前提。所谓分析就是对这个最基本的科学结构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所谓演绎就是对这个最基本的科学结构自身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进行客观的描述。由于这个最基本的科学结构――元(人-客)是人类实践最一般的概括与抽象,如果它不假,那么,对它自身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进行客观的描述必真。因此,这个必真的描述就构成了“大学之道”的逻辑概念体系。

??? 对元(人-客)的科学结构分析:
首先,这个科学结构由两大部分组成:人类社会和它所处的客观环境。因此,人类社会与客观环境就构成了这个科学结构的两大组成要素。
其次,既然人类社会和它所处的客观环境构成了这个科学结构的两大组成要素,因此就蕴涵着两大组成要素之间必然发生相互作用。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信息,信息就又构成了这个科学结构一大组成要素。
第三,这个科学结构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相互作用是一定要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它从过去而来到现在,并从现在开始通向未来。因此,它今日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这个结果――现实的人、社会及其环境,就又构成了当前的、具体的、暂时的、过程中的存在。也就是说,今日之人不同于历史之人,开航天器的人不同于赶驴车的人。从社会全体来看,当前的、具体的、暂时的、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有着它既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理论水平、认知水平、工艺手段和技术水平等等。简单地说,这个科学结构中的“人(社会)”,有着既定的理论与方法。它又构成了这个科学结构的一个组成要素。
第四,理论分析不是游戏,它是为了得到分析的结果,即把握人世的运化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反映了人们的目的与意志,反映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原创与创新;反映了人不但能利用自然之物而且能创造人造之物,为满足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服务。可见,要得到分析的结果,也构成了这个科学结构的一个组成要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这个科学结构由人类社会、客观环境、信息、既定的理论方法、分析的结果等五个部分组成,对这五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现实的具体的分析,就构成“大学之道”――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战略思考的内容。

??? 对元(人-客)科学结构的逻辑演绎:
正如控制论所证明的: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有无穷的变量。人类实践这个理念元(人-客)同样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因此也有无穷的变量。因此,在对之进行分析与逻辑演绎之前,首先,要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从而确定研究问题的层次,其次,还要确定研究和观察问题的角度。通过这种划定边界,确定观察问题的角度,我们就把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理念元(人-客)上升为具体的科学结构,这一上升的过程,我们定名为“论真正的人”。
“大学之道”实质上是对人世问题的战略思考,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前提。这个研究的前提就是:研究的对象是人世、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问题是战略思考。
我们每个人皆是人世间的一分子。作为个人,司令部是他自己的头脑,那么,作为群体是谁在思考?当然是领导者、王者、帅才。在今天就是决策者,是“社会大脑”。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还要给人类社会划个边,也就是,在人类社会之中我们更为关心的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是中国。所以,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考虑的问题是中国发展战略思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有识之士没有不考虑人类命运的。决策学研究者的使命就在于此。我们的研究的前提是明确的,即面对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形势,中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世界系统中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不能不是全面的,就不能不是胸怀全局,放眼世界的。
在我们的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人,研究者也是人。因此,研究问题时,永远不要忘掉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人来研究这一主线。把人作为人来研究,要从人的本质出发。人的本质是灵性、知识性。这是人具有的不学而知的本性。人的灵性表现是想好了再干,这种决策能力――灵性是人的本质。决策学的开发,就是把自在的、自发的决策能力上升为自觉、自为的决策能力。一旦认识了这一点,就使人变成了真正的人。
研究社会,就要研究人类发展的历史,研读历史走过人类发展的精神历程。对人类的精神历程进行反思,从特殊抓出一般,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既然研究社会,社会是由人群组成。对于个人,是由其本质――决策能力,来指挥行为实践;对于由人群组成的社会,是由起“社会大脑”作用的“人”,来发挥决策指挥的作用,而由 “民”起行为和执行的作用。
演绎是对逻辑前提即定义性公理自身的描述。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仅确立了逻辑前提,而且把这个逻辑前提提升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在元(人-客)这个矛盾对立统一体中,我们又抓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是“人”。 这个“人”,作为“巨人”――社会系统,它在环境中生存。这个“巨人”作为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存在,不仅具有一般性,而且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说,中国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于美国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于埃及当代亟待 解决的问题,更不同于以色列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分析研究中国这个研究对象过程中,它们作为环境条件的一部分也要作为分析研究的内容。这样做使我们的分析演绎就具有了多极化的眼光,更加贴近实际,避免了理论分析的枯燥无味。
面对现代科学文化、信息网络全球通和商品市场经济向世界市场化的推进,如何对人类的发展历史进行客观的描述,已经是现代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历史发展到现在,作为一个现代的人应以现代人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的高度,研究古文化和现代现实,考察人类发展的精神历程。通过对人类精神历程的分析研究,不但体认出今日之世界是人类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对今日的现实有个理性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今日之问题。用中国古先哲老子的话说,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应通过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认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导人们制定出科学的正确的战略决策,使人类奔向美好的未来。在这里所说的体认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用中国老子的话说就是: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体认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要知道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开端,知道“古始”,并以这个开端为前提进行严密的逻辑演绎,从而得到逻辑一贯的概念知识体系即“道纪”。由“古始”到逻辑一贯的概念知识体系,这一逻辑分析和演绎的过程,就是本书给出的人类发展的战略思考,亦称“大学之道”。
张教授指出,真正的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通天下之志,兴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从必然王国进人自由王国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者。他还指出,他写本书的主旨是要告诉人:在世界信仰危机、灵魂失落的年代,如何找回你的灵魂、把握你的命运,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弘扬民族文化是一回事儿!因为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公理即逻辑的开端,就是对立统一律,而对立统一律与中国文化的合理内核“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同一的本质,两种不同的表述。所以,张教授的书是把弘扬民族文化与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同义而论的。
所谓战略指导思想在当今时代指的是彻底反对教条主义,打破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势,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牢记老子的名言“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里所说的始、母,是指最高观念,即哲学的开端。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指的就是观念。对观念的批判就得到了逻辑一贯的知识体系即“子”,当应用这个知识体系时,不要忘掉它的逻辑前提,即复守其母,只有这样才永远不会犯错误。但是,人们往往在应用具体知识时忘掉产生具体知识的前提、观念、母,这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例如:碰到的是原子核物理问题,却用牛顿力学的知识去解决,怎么能不碰壁呢!

问题的提出:
深刻的社会发展必然要求观念更新,但更新观念并不意味着一切观念都得更新,这就是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更新,不但不能更新,而且还必须坚持、丰富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坚持、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这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次,还要解答或者说驳倒当代一些科学巨匠对基本原理的发难;第三,还要回答现实问题对基本原理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巩固的、固有的、同一的本质,这就是辩证唯物论,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辩证唯物论的发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难,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挑战,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挑战。
进行战略思考,就要解决战略思想问题,也就是用什么“心用工具”研究研究对象的问题。具体地说,研究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头脑,是猪八戒的头脑、孙悟空的头脑还是释迎牟尼的头脑。孙悟空看到白骨精是妖,而猪八戒则认为是施主。出了真假美猴王,观世音菩萨都鉴别不了,只有如来佛才一眼看穿。
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弘扬民族文化,深通“易理”,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实事求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才是建设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才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思想,才是统领全局的科学发展观。

??? 学者的楷模:
张教授指出,他要建立的决策科学应该能像欧氏几何那样,从公理性前提出发推出逻辑一贯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成为一门科学。有了这门科学,人们才能面对决策问题,应用它解决问题。因此,为解决决策问题,必须找到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这是决策管理之“道”。
研究决策管理问题,寻求规律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面对世界的风云,中国的改革实际,最需要解决的是中国发展战略战略决策问题。随着决策管理科学的研究,张教授首先解决的是研究者的思维方法问题,用培根的话说是解决“心用工具”的问题,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称为指导思想问题,在哲学研究中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实质上是对当代哲学的反思,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回答当代科学巨匠对唯物论辩证法的挑战,回答民族虚无主义者对中华古老文化的全盘否定。并应用“对立统一律”、“一阴一阳之谓道”为第一公理的辩证法进行丰富和发展,使之建立在现代科学(数学)的基础上。为此,本书的第一卷论述了中国发展战略的战略指导思想问题。
有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面对社会系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发展目标,这实质论证的是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构成本书第二卷的内容。
经过论证得知,在今日也只有科学的社会主义,以至善为目标,才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和、乐、利的新世界。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什么呢?本书第三卷论述了这个达于战略目标的发展过程,是追踪决策,是面对世界与国内的形势不断地进行原创与创新的改革。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机体要想在环境中生存,它必然是向环境开放的,吸收有益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排除有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因此本书第四卷论证了开放是战略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同步进行构成了中国发展战略战略发展的实际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走的是科学的的社会发展道路,它与资本主义发展(西方学者称之为自发的扩展的秩序)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特征。如何正确的处理经济发展的效率与社会公正、和谐的关系呢? 为此,第5卷论证了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必须划清边界,两个系统各有运行规则,不能混越。否则就会出现老子请客,儿子刷碗还要老子付工资。出现先富起来的人忘掉了还没有富起来的人,偷税、漏税、拖欠工资,忘掉了自身的社会职责。更有甚者,官商勾结,以权谋私、巧取豪夺走上犯罪的道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罪恶,就会在我们国家重演。就会偏离了我们的战略发展目标――科学的社会主义。
张教授从大学之道,人类的学习入手,进行分析和演绎,得出逻辑一贯的理论,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坚定的信仰。他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这就是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坚持它的“宝贵方法”――唯物辩证法。

结束语

2007年7月28日凌晨1时37分,中国决策学创始人张顺江教授在北京西山元源书院溘然病逝,终年70周岁。
张顺江教授于1937年7月27日出生在北京市清河镇,自幼勤奋好学、喜爱武术。195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子能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在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从事我国核工业工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及指导施工,历经23年之久,为“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获核工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80年代后基于核工业实践的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毅然投身于决策学、管理学、未来学的研究,并开创了我国决策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所著《决策学基础》被评为我国现代决策学的代表著作。并作为创始人之一发起成立了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中国未来学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发行《决策理论与实践》杂志。他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从事决策管理研究,指导培养研究生。他是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顺江教授在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方法论的潜心探索中,呕心沥血,严谨求实,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著作达1500万字,质量之高,数量之巨,在当代著名学者中也位列前茅。他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陆续出版了决策科学系列丛书,2003年出版了《中国决策学》第一部(十四卷),2007年3月出版了中国决策学第二部《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张顺江教授在这部书的扉页上亲笔题写了:“此书献给我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张顺江教授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心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大业。依据改革开放发展态势,先后积极探索市场商品的本质、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观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精神文明,并强调了把握价值导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此,他以年逾古稀的高龄,向思想界、学术界、奉献出了中国决策学的第二部奇文巨卷——《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为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顺江教授在探索、创立新学科的同时,还倾心致力于科学思想的传播普及。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决策管理科学研究所、东方高级决策管理学院,先后兴办了普通函授班、高级专业培训班、EMBA硕士班、博士后班数十个;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决策管理科学研究所、东方高级决策管理学院,以社会力量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内著名大学联合办学多种办学方式,培养了决策管理专业人才达3万人之多。张顺江教授的办学精神和方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薄一波同志亲笔为其题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张顺江教授自幼博览诸子百家、经史文哲,诗词歌赋;习修武功、武德双修。张顺江教授是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他较早地将现代科学理论用于太极拳技击研究,是第五届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他还在辛勤笔耕之余,涉足传统书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张顺江教授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倾注极大精力,以其独具的人格魅力来传承和弘扬着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张顺江教授为人正直质朴,心胸坦荡;做学问求是唯实、勇于创新。以敏锐睿智的眼光、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积极奔走,谏言献策。
张顺江教授是一位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工作者,是一位在交叉科学领域中卓有建树的杰出学者,是一位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一位忧天悯人、上下求索的思想家,也是一位诲人不倦、桃李遍天下的著名教育家。他的不幸病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长、好朋友、好同志。是中国决策科学上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