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张顺江教授  > 顺江纪念室  > 决策学著作  > 理论创新  > 名人名誉  > 媒体报道  > 追思堂  
   > 决策学概述  > 决策学新闻  > 新闻发布会  > 博士后研修班  > 案例研究  > 发展历程  > 周年祭    
 

思想家孔子笃信好学终集大成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整理了《六经》,首先开私人讲学。据传学生三千,贤人七十二,对中国和东方文化影响之深远是其它人所难以比拟的。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年。

    据《孔子评传》考证,孔子的祖先是微子启,微子启卒(死),由弟微仲即位,即孔子的远祖,其五世祖因宋内乱而避祸奔鲁,从此定居鲁国。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到叔梁纥时已是在鲁国定居五代了。叔梁纥以勇力闻名于诸族,一次在逼阳之战时,他曾手托逼阳城的千斤护城闸门,使已攻入城的士兵安全撤出,从而脱险,因此以力大闻名。

    叔梁纥先娶施氏,生女九人、后娶妾生子伯尼(又名孟皮)是个有足病的跛子,叔梁纥六十六岁时与孔母颜徵在结婚,当时颜徵在仅十六、七岁,因为差距太大,所以司马迁著《史记•孔子世家》说是“野合”,即不合礼仪的结合。古时六十四岁结婚就已不合礼仪,何况叔梁讫当时已是六十六岁。孔子三岁时,叔梁讫去世,此时,孔母颜徵在才不过二十岁,带着孔子就回到曲阜城里母家居住。

    颜氏在曲阜是大族,而叔梁讫是曾以勇力闻名于诸侯的大夫,因而孔子在外祖家受到照顾。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是殷人微子启之后,到叔梁讫时虽衰,但叔梁讫以勇闻名于诸侯。颜氏是曲阜的望族大户,因之孔母也接受了鲁国的文化教养,这是孔子接受的传统教育来源。

2、孔子的少年时代

    《史记》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就是说,孔子年少时受家庭影响,他对周礼有浓厚兴趣。俎豆是礼器,这是他以后重礼的儿时基础。

    孔子十六、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由于他受到母亲的教养,因而“十有五而志于学”。母死之后,孔子成了孤儿,一次季孙氏请客,招待士,孔子自以为是叔梁讫之子,理应参加,就去了,不想被季氏家臣阳虎喝止,因此,孔子处于“少也贱”的境地。

    一方面是接受了古代文化,以宋贵族后裔传统自居,一方面又是孤儿寡母以至于达到孤儿无援的境遇,这种处境反映在思想上,就是孔子的“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思想,开始了人生的奋斗和争取。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此,他多方面的进行了劳动实践,凡一般人应该做的,大概他都干过。例如:挑担、推车、种菜、洗衣、做饭、放羊、放牛等生产生活劳动。之后还当过小吏:“乘田”,管理牛羊;“委吏”管理仓库,他勤恳好学,把牛羊养的肥壮,把帐目算得清楚。

    通过自学和向人请教,他较好的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六种技艺。

    孔子勤学,不睡午觉。为了弄清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学问和典籍,他曾多方求索。

3、青年时代的奋斗

刻苦学习,多方求学。
(一)师郯子
    鲁国东南方一个附庸小国,派使者郯子来朝见鲁公,鲁国的大夫昭子,在一次宴会上问起少昊时以乌为官的情况,郯子作了详细回答。孔子听说后,就专门拜见郯子,向他请教少昊时代的职官制度情况。后来他对人说:“我听说,王子那里没有主管这类事的人了,这类学问却还保留在四方蛮夷那里,这话倒是可信的哩!”
(二)孔子进太庙,每事问
    孔子初次有机会进入鲁国祭祀周公的太庙时,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就发问,有人讥笑他,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亲自到周所在都城雒邑去考察、学习周礼和古文献。
    从曲阜到雒邑,千里迢迢,这在古代是困难的,孔子由于得到了鲁昭公的支持,才能如愿。据说他“曾问礼于老聃”,在雒邑的考察,对孔子有重要意义。
(四)向师襄学琴
    据说,他学琴不仅学曲,而且学技巧,志趣神韵,还要因曲而体会出曲子的作者及其风貌,真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学曲不仅在曲,而且在领会精神,因此孔子也是了不起的音乐家。

     由于他的好学不倦,使他终于成了大学问家,不仅通晓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且也为他编撰与整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经打下了根基,达到融会贯通。

4、“三十而立”的“立”

    孔子说他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岁而学有所立。

    立的涵义是什么?孔子认为三十岁时确立了世界观、人生观及个人发展战略目标。

(l)世界观与人生观
    确立了坚定信念——道必胜。
    他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他的道是什么?
    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札记•礼运》)又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前者是他的社会理想,后者是他的“大一统”观念,归纳起来就是天下为公的全局观念,他推崇周文王和周公旦,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说:“君子周(全面、公)而不比(片面、私)”。也就是君子志公的思想。为了实现道,他开发了仁,他说:“仁者爱人”。又说:“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因此,要实现仁,就必须提倡礼。他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礼又成了仁的准则和规范,而仁又成了礼的目标。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之,“成仁”,做“仁人志士”又成了孔子的人生观,人生目标。

    他不仅提倡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守死善道”,“笃信”不移,而且他认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方法可以具有灵活性。例如,他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显),无道则隐”。又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些讲的又是原则性与灵活性问题。灵活以实现目标,变通的是方法,不变的是战略性决策目标、世界观与人生观。因此,他称自己“三十而立”就是确立了人生的决策目标,确立了坚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用人才学的术语就是开发了个人成才的战略决策目标。

(2)方法论
    他创立了“中庸”的思想方法。什么叫中庸?中庸就是用中。什么是中,所谓中就是使矛盾双方能够和谐的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双方不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还互相对立而斗争着。“用中”就是把握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谐共存”,从而使系统保持安定统一。为此,要反对过与不及,超过了这个中就是过,达不到这个中就是不及。

    宋人朱熹解释:“中,不偏;庸,不易,”能够始终不变的把握住中,这就是中庸本意,因为事物是运化的,中也是变动不居的,因此要把握中,就必须随时间而变化,叫做“时中”(《中庸》)可见,用中也绝非容易的事。因此,“中庸之道”就是坚持用中之道不变。

    孔子总结历史经验,说尧嘱咐舜治国要“允执其中”,舜也这样嘱咐禹,并说“公则悦”。(见《论语•尧曰》)孔子主张“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认为“过忧不及”。

(3)政治对策与社会对策
    他研究了社会上存在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提出了孝、悌、信。

    他认为,处理父子关系,要父慈子孝,才能和谐相处。认为处理兄弟关系,要兄友弟恭,才能和谐而实现悌。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朋友关系,要互相信任,才能和谐而实现信。

    他研究了君臣关系,提出了尊王忠君的主张,他认为从中庸之道看来,君臣要和谐相处,就必须“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样国家才能安定。只有尊王忠君,而君王又“爱民”,“使民以时”才能实现“大一统”的和平与安定。他的“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成了后世的指导思想,成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纽带。

    在治理国家的施政方针上,他提出了“庶、富、教”的治国思想,《论语》记录了这段对话。
    子曰:“庶(人口众多)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使他们受到教育)”。

    在管理思想上,他提出德威并济,宽猛互补的管理理论。例如,他说:“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左传》)

    孔子于三十岁就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社会观,开发出了人生决策战略目标,标志着他的智能结构已经完善,成才的基础已经奠定。为了实现目标,他聚徒讲学,收徒游学,参政,周游列国,整理与编撰六经,阐发治国纲要,成为历史上影响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从孔子成才经历中可以看到:
A,贵族出身使他有机会接受教育,受到历史传统思想的熏陶。
B,父早死,母早亡,使他处于“少也贱”的境地,因而“多能鄙事”,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亲身感受。
C,笃信好学,使他接受了前人的文化典籍,因而使他有条件进行综合与创造。
D,融会贯通,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拓者、集大成者、学者之宗,称为“大成至圣”。
E,学术下私人,收徒讲学,培养出大批人才,首创儒家学派,开启百家争鸣之先河。
因此,孔子的成才是虚心学习与综合创造的结果,是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的结果,可作如下的图解:



 
 
收藏本站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关于网站的任何问题请发邮件至:lengfx@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