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张顺江教授  > 顺江纪念室  > 决策学著作  > 理论创新  > 名人名誉  > 媒体报道  > 追思堂  
   > 决策学概述  > 决策学新闻  > 新闻发布会  > 博士后研修班  > 案例研究  > 发展历程  > 决策学论坛  > 周年祭  
 

重视企业文化的松下幸之助

    被日本企业界称为“经营之神”的一代宗师松下幸之助,他所创办的松下公司曾被日本评为十五家经营最佳的公司之一。他所撰写的《松下的经营哲学》广为流传,被美国哈佛大学邀请作专题讲演,松下公司成了闻名遐迩的企业,松下本人成了世界驰名的企业家。

1、 白手起家

    松下出身于贫民家庭,开始先在一家自行车店当学徒,每天工资不过四分之一美元,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消息鼓励了他,他决心自力更生创办企业。1918年,松下电器公司刚成立时,他与妻子二人经营双插座接合器,制造车间就是他的客厅,因为适合民间需要,一个插座利用它可以解决双插问题,因而生意顺利,在这个小厂的基础上起步,仅十年时间他就成了日本电器制作业的领导者。

2、内联外引

    经过苦心经营,松下采取内联外引的策略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他首先联合胜利公司共同组成VHD集团,接着又联合十几家工厂,共同协作,集中产业骨干进行新产品开发,因而使松下的产品质量保持了长期优良稳定。在内联中松下获得“盟主”地位,在外引中,寻求广泛的国际技术合作,先后与美国的RCA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英国的EMI公司,荷兰的菲利浦公司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面进行合作,对外国公司已成型的新技术,他不惜重金加以引进。因而使松下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学习了外国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方法,而且也趁机把自己的产品打入世界市场。

3、想别人没想的 , 做别人不敢做的

    松下在发展中敢于决策出奇制胜。例如五十年代初,在初次引入菲利浦技术时,他坚持对方要支付经营指导费,这在当时是独出心裁的。他认为日本国力穷,弄不好会亏损,与菲利浦合作,支付一定的指导费是非常必要的。松下要求对方对新公司投资五十万美元取得30%的股份,并收取经营指导费6%。为此,曾使谈判陷于僵局,但经过再三通融后,仍坚持对方要付出4.5%的经营费。他认为荷方的技术还不能确保成功,还必须有自己应达到的经营管理能力。由于谈判的成功,松下被誉为“经营之神”。

4、坚持自己的销售战略

    日本的企业习惯以自己公司创建人的名字作商标,而松下一反惯例以国民牌作商标,直接把商品交给销售商经营,同销售商建立紧密的关系,他为销售商着想,实行分期付款优惠。在商品销售上,强调质量与价格,他认为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才能使产品销售得好,在产品应用中他积极吸取用户的意见。例如:用户欢迎4到6小时的录放机,他就积极从事设计,成功后推出市场,价格反而低10%一15%,因而一下子占领了索尼公司的市场,使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二。

5、用精神价值观武装创造产品的人

    松下经营的一个特点是重视对人的教育,他认为,人类是超拔于万物之上的万物之王,伟大而崇高地生存在大自然中。人“一方面具有支配运用一切的权能,同时又肩负有以慈爱公正之心使一切都生存下去的权能”。在这个思想支配下,他认为如果是经营者,就被授予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经营体中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权限。同时经营者还要用充满热爱的公正之心去关心这些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最佳的方式发挥他们的作用,承担起经营体无限发挥下去的责任。因此,他对下属的每一个人,一方面有支配的权力,另一方面有关心的义务。他把这种思想形成企业信条来使职工熟记、熟用,形成企业的精神观念。根据这种观念谱成了公司歌曲,形成了公司信条,按照这个信条“如果你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公司会饶恕你,把他看成参加学习的学费,从中吸取教训。然而你背离公司的原则,就会受到严历的批评,直至解雇。”

    当遇到销售不景气时,他不仅不辞退工人反而认为是训练、学习、教育的好时机,他的思想教育方针结出了硕果,1983年生产力比1981年的生产力提高了40%。

    由于松下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坚持以精神原则武装职工,因而他获得了独特的成功,成为世界上有名的企业家。其成功经历可作如下解析。

 
 
收藏本站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北京智泉育人决策管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的任何问题请发邮件至:lengfx@sohu.com